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。是否可以这样推出,一本书你没有读或者没有认真地读,你就没有资格说三道四发表不负责的看法?
然而在很多图书出版座谈会和作品首发式上,看到的却常常是这样的情景:要某某发言了,某某却说书没有好好看或者刚拿到来不及看。若真如此打住也就罢了,可是仍要滔滔不绝谈他的“看法”,这些“看法”往往是用来称赞张三的小说精彩也好像合适,夸奖李四的诗歌言了志亦似乎不错,缺乏针对性。
在1998年早些时候中国记协举办的一座谈会上,按议程,主持者请某领导讲话,这位领导竟说他很晚才接到会议通知,来不及准备,不讲了。我觉得该领导实事求是的作风要远远胜过说今天天气多么好的人的。有就说,没有就不说,反正不要说说了等于没说的话。
(北京阜成门北大街17号 孙友仁)